陈晓辉美术馆

+收藏:http://chenxiaohui.orgcc.com
 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 美术馆动态 正文内容
为什么画家很少画的一种动物题材,确因有着很好的寓意受到欢迎?
2019-07-18    浏览(194)    作者:陈晓辉    来源:陈晓辉美术馆

图/梅若  文/本馆特约撰稿人  陈冈

为什么画家很少画的一种动物题材,确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?

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创作过程,一般要经过生活实践、题材构思、艺术塑造等几个主要步骤。写意花鸟画是表现自然界的花鸟在瞬息万变中的一刹那的情景,因此在创作中,对于选择花鸟哪些瞬间的形神、动态、时间、场景等,才最有典型意义这个问题上,至关重要。

写意花鸟画针对作品中生动形象的获得,首先要求画家必须热爱大自然,长期不断地深入大自然,体验生活,熟悉生活,于生活中,以敏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,及时发现和捕捉那些昙花一现、稍纵即逝的花鸟生动形象。

为了要看得深透,记得牢固,还要结合进行一些必要的速写和默写,以积累素材,为创作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。如宋代宗炳《画山水叙》中所言:“身所盘桓,目所绸缪”“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”就是这个意思。

题材的构思,最讲究表达画家的“意境”,要求“意在笔先”。所谓“意境”,是一种内蕴的美,贵在含蓄。它虽藏犹显,能使人味而得之。好的花鸟画意境,能使作品余韵绕梁,耐人寻味,发人深思。

花鸟画的艺术塑造,是创作的重要环节,要靠熟练的艺术手段,而一切艺术手段的运用,又要从属于主题内容与意境构思的需要。因此,画家在艺术塑造过程中,对艺术手段的应用,要善于创新,必要时可通过夸张、变化等手法来突出主题。

我们注意到,古人很少有熊猫题材的作品流传下来。这是为何呢?

原因主要是国宝熊猫在如今是国宝,而在古时候,因为很少见,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。那时也没有公园可供人们看到熊猫,也没有媒体进行专题的报道,所以,对于多数画家来讲,没有感性的认识,自然将它入画的少。

当代画家中,画熊猫的画家为数也不多,主要的原因是画家见到真熊猫较少,写生难。但国画大熊猫的艺术价值确日渐走高。

熊猫食素不猎杀其他动物,有着一颗慈悲之心,与佛教核心思想不谋而合。它隐居深山竹林,温顺、逍遥与世无争,是“谦谦君子”的代名词,这与儒家、道家文化理念一致。所以,熊猫“勇敢、正直、和平、忠厚”的形象,深刻诠释了中华文化中“和谐共生”的哲学思想。它的大自在、大智慧、存天地之大美而不言的品质,是中国画理应体现和传播的,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也正因为如此,大熊猫成为和平的使者,出访世界各国,传递着中国人的友善与真诚。

梅若先生对国宝大熊猫通过数十年的悉心收集资料和现场观察写生,掌握了大熊猫形象独特、姿容潇洒、逗人喜爱的特征。

梅若先生认为:

如果画家掌握了国画的用笔用墨而又有深厚的造型功底,就可以画出各种各样的题材,我不喜欢只画一种题材,尽管画一种题材的画家容易出名。我也不主张画种有高低,多元化的绘画风格才会使国画发展。我反对只有大写意才是中国画的精神,小写意也可以充分的表现笔墨,而且画家应该随心所欲对各种对象或工或写甚至大写意的去表现,所以多少年来我一直沿着海派走自己的路。

小写意一样可以表达中国画的意,中国画的意很抽象,绝对不是画不像就是表达意,我这方面不及那些着“意”的画家们,所以只能走具象的路了我觉得也乐在其中。

他笔下的大熊猫作品融自然、艺术、趣味三者为一体,真正达到了以笔写意,挥洒自如,以情用笔,栩栩如生的境界,其作品广受国内外收藏家及众多画廊青睐。

梅若先生大熊猫作品欣赏: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本文系陈晓辉美术馆作者原创,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标签:
分享:
发表给力评论,说两句!  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