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晓辉美术馆

+收藏:http://chenxiaohui.orgcc.com
 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 美术馆动态 正文内容
齐白石只画亲眼见过的事物,他只画自己熟悉的生活
2019-06-30    浏览(195)    作者:陈晓辉    来源:陈晓辉美术馆


图文/张儒刚

过去冬天的早晨伴随着缕缕炊烟,人们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,这是胡同最忙乱的时候,随后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。



胡同里长大的孩子,从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到慢慢长大,一代接一代的他们传承了北京人的精神和京味文化,如今北京的胡同剩的不多了,有的也只是名称而己,我有时到钟鼓楼一带转转,寻找一下以前印记,除了钟鼓楼依旧,其它只能用焕然一新概括,随着拆迁,内城的百姓大都搬迁到六环。



入冬以来也不下雪,己到小寒节气,过了大寒就立春了,想起了住在胡同里的时光,一下雪胡同更显的宁静,一下雪北京就成了北平。



50后的童年,宁静的胡同平淡的生活没有电子产品,吃的虽然没有现代人丰富,但是纯天然,没有现在这么多黑心商贩。



80后的童年,80后一词是指国家执行计划生育后所出生的一代人的代名词,由此又引出了70后90后等,他们没有兄弟姐妹,上了弦能蹦的铁皮绿青蛙、变形金钢是他们的玩具。80后也成了独生子女的代名词,如今他们己快步入中年。



九十年代刚改革开放,各体小店如雨后春笋到处都是,那时到琉璃厂经常从前门的胡同里穿过,比较热闹的胡同两边都是临街铺子,吃穿用玩什么的都有,各种招牌琳琅滿目。



京城百姓,老北京人厚道、有面、热心肠,在天子脚下还很牛,二锅头下肚爱谁谁。


这几天挺冷有的地己冻冰了,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小孩们玩的冰车,都是自己做的,就是钉个木框下面用粗铁丝代替冰刀在冰上玩,那年代有冰鞋的真是少之又少,都是自己做,高兴就好,不过三九四九才冰上走呢,现在冰还不行,但画确随意不管节气,想起了童年。



温馨的小院放了学的孩子在院子里做作业、喧嚣。没有现在的条件好,但回想起来好有点田园般的生活,这就是我们的童年。



小酒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在街头巷尾有很多,那时人们买酒不像现在整瓶整箱的买,那时大多是打散酒也有很多人到酒铺去喝,大都是常客边喝边聊,也有拉三轮的师傅进门一仰脖喝完就走,也有的家里来人了打发孩子拿瓶去打酒,酒铺也有肠和凉菜,但九十年代后这些小酒铺就消失了,我家的胡同囗原来就有一家小酒铺。



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生活还不富裕,经常看到纺线、折书页、粘纸盒等加工活贴补家用,由街道组织安排加工,六十年代后就见不到了。



银锭飞雪,银锭桥不大但是名气不小,是燕京八景之一,桥西是后海桥东是什刹海,小时候经常到这里玩夏天游泳冬天在冰上玩,如今这里比小时候热闹多了。


作者简介:


张儒刚,号晶石、张石,1949年生于北京。自幼受家庭熏陶喜好书画,少年时在北京市少年宫国画组学习,及长自习山水、花鸟,曾问业于崔子范、张立辰等名家。在画风上追求吴昌硕、齐白石等大师风格。又数上黄山、泰山等名山大川,以造化为师,探寻自己的艺术语言,多年来于绘事之余,研习书法,以求融书于画。


感谢您的阅读,本文由陈晓辉美术馆特约画家、作者、撰稿人原创,欢迎您指正、投稿和入伙。

对于张儒刚的画作,您认为如何?欢迎评论。


标签:
分享:
发表给力评论,说两句!  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