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晓辉美术馆

+收藏:http://chenxiaohui.orgcc.com
 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 美术馆动态 正文内容
画家徐建清:乐于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志愿者
2019-03-20    浏览(154)    作者:陈晓辉    来源:陈晓辉美术馆


徐建清,1958年生于上海。毕业于江南大学,在浙江美术学院进修后赴意大利深造西洋画。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,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,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,欧洲书画协会常务理事,意大利书画协会副会长,意大利东方语言学院专职美术导师,罗马孔子学院中国画客座教授,中美书画研究院特聘研究员,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,南京山水书画研究院会员。


1


越是民族的,就越是世界的。

在我们所处的这个地球上,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文化,构建起了灿烂的人类文明。

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,总会存在有共通的地方。

比如,绘画艺术。

西方绘画艺术与中国绘画艺术,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
当年,张大千不远万里。

远渡重洋,拜会了西方绘画大师毕加索。

毕加索告诉张大千,他不敢来中国。

张大千一脸的茫然。

远乎?嫌远?

贫乎?嫌中国不发达?

乱乎?政局不稳不安全?

毕加索看到张大千的茫然,便诚恳的解释到。

我不敢去中国的原因只有一条。

哪一条?

因为中国有一个大艺术家齐白石。

为何?

原来,毕加索是抽象艺术的油画大师,对齐白石用廖廖数笔,就能表达出画面意境感很了不起。

这是东方艺术注重以形写意的魅力所在。


2


毕加索告诉张大千,他不明白为什么许多东方人西方学习艺术,真正的艺术应该在东方。

我们可以理解为,毕加索作为一名艺术大师。

这样说,是对远道而来的客人的一种尊重,

也是对东方艺术,特别是齐白石的赞赏和肯定。

不敢去中国,是出于一种自谦。

但却可以说明一点,以写意为终极目标的中国画。

在西方绘画困惑迷茫时,给予了极大的借鉴。

在照相技术发明之前,以写实技法为代表的西方油画,占据了绘画的主流。

但随着科技的发展,特别是照相技术的出现。

人们发觉,以写实的西方绘画日渐萎缩。

画的再像,不如倾刻间照出的一张照片。

成本低、时间快、效果好。

于是西方写实油画在中国画中找寻到了出口。

西方写实油画渐渐具有了写意性。比如后来的印象派等等。

站在这个角度上说,中国画的写意性,是民族的,更是世界的。

为世界绘画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

3


今天介绍的徐建清老师,是一种旅居意大利的职业画家。

他在中西方的绘画碰撞中。

直接感受到了两者的同与不同。

同在追求美。

不同在西画挥之不去的写实影子,

以及中国画的以形写意优越性。

有比较,才有方向。

他为此,深植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泥土里。

着力在以形写意上下功夫。

以书法入笔。

勾皴点染、浓淡干湿。

五笔七墨。

样样皆从传统中来,到传统中去。

深入进去后,再借鉴西画在色彩、构图等方面的优长。

进行再创新。

达到,能深入进去,也能出得来的效果。

他在国外国内两个空间穿梭。

两种文明交织辉映。

为他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
他也乐于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志愿者。

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播撒到世界各地,

把世界的文化引入进来。

他为此累并快乐着。

(此文为陈晓辉原创,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)

徐建清作品欣赏:






















标签:
分享:
发表给力评论,说两句!  共有 0 条评论